,是典型的腕隧道症候群,正中神經經過腕部時,受到覆蓋其上的韌帶擠壓所造成的。平時我們的腕部神經“尺、撓、正中”三條神經,是走在八個小腕骨所形成的空間中,那些容納神經經過的空間我們稱之為隧道,神經就走在這些隧道中。隧道因為各有韌帶固定,是相當穩定的結構,所以我們平時無論怎麼用力抓握、撐壓、扭旋,神經都不會被擠壓而產生症狀,所以會發生腕部隧道症候群,都是隧道變形了!
腕部由八個小腕骨構成,分成兩排,上面是以尺撓骨關節面為基座,下面接著五根掌骨。尺撓骨的關節面因尺撓韌帶固定,活動中瞬間變形不大,而腕骨掌骨的可動性很大,因此腕部可以由尺撓關節分成上下兩段。腕隧道的改變,主要是由於下臂肌肉不正常不均衡的收縮,造成尺撓關節面上下兩段的脫位。脫位時,腕骨無法對位上尺撓骨,等於底面積改變,腕骨無法正常排列,隧道因而變形。
腕部上下關節面對位不良,會出現好幾種症狀,如果腕骨排列仍齊,只有脫位,張力集中在腕撓側,會造成媽媽手(撓骨莖突肌腱炎),如果因手指個別用力太多,單條屈指肌收縮過大,則會造成腕骨排列不齊,變成腕隧道症候群。 (這部分肌肉骨頭相對位置變化太過複雜,還必需同時考慮尺撓骨、肩帶、上胸廓的變化,寫在文末補注,有興趣的再去細看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